昆山市工業技術研究院(以下簡稱"工研院")采用開放式、網絡化、集聚型手法,秉承"無限服務、永續創新"的理念,以"引領新型產業集聚、服務中小企業創新"為己任,重點圍繞昆山產業特色,開展技術應用研發和公共技術服務活動。
圍繞"以AMOLED技術為代表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、以小核酸制藥為突破口的生物技術產業、以傳感器為代表的物聯網產業、以智能和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為支撐的機器人產業",建成了新型平板顯示技術中心、小核酸生物技術研究所、感知技術研究所、智能機器人工程研究所和工業機器人研究所五個研究所,并結合光電產業園、小核酸產業基地、傳感器基地、機器人產業基地等打造了研究所、孵化器、產業基地三位一體的新興產業集聚體系。
圍繞模具、電子信息、家具、木制品、通訊及集成電路等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需求,建成了江蘇省昆山模具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、蘇州市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、國家民生用品重點實驗室、通訊系統及芯片設計測試高端平臺等四大公共服務平臺,提供設計、培訓、檢測、信息查詢、設備共享等服務,促進中小企業轉型升級。
以產學研平臺建設為手段,加速產業鏈形成和專業園建設。已建成南京大學昆山創新研究院、北大科技園昆山分園、中科院微電子所昆山分所、昆山產業創新研究院、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昆山創新研究院、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等六大產學研平臺,促進產業、技術、人才在昆山進一步集聚。
以技術轉移及孵化為途徑,助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。成立了工研院技術轉移中心,搭建了校企、園區之間的合作平臺和橋梁,有效推動技術成果產業化,成功引進產業鏈上企業和項目60多個。
以人才吸引為關鍵,確立"人才引領產業"的創新之路。形成"吸引一個領軍人才,帶來一支研發團隊,打造一個創新企業,形成一個特色產業"的路徑,以人才戰略帶動產業發展。共集聚院士4位,中科院"百人計劃"入選者3位,3位,江蘇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,領軍型創新創業人才18位;累計有644位人才在工研院創新創業,碩士以上學歷達38%以上。
工研院作為昆山"1院(工研院)3區N基地"的科技創新格局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,在下一輪的發展中,將繼續以打造科技創新平臺為關鍵,通過健全產業集聚、技術支撐、人才集聚、服務支撐四大功能體系,提升創新能力、服務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,努力建設成為全市的"科技引擎、創新特區、智慧高點和服務高地"。
作為昆山的科技創新平臺,工研院將以開放的心態、國際化的視野、靈活的機制,深化與全球創新機構、科研院所、企業界的合作,達到合作共贏的目標。